2023书信散文7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书信散文7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书信散文7篇(完整)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你写书信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整理的书信的散文【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书信的散文 篇一

人在漫长的一生中,总会有些遗憾,倾其余生的时光,也不能弥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在你临终前见你一面。

外公离开我们,转眼快一年了,你在天堂过得可好?去年的那个冬天异常的冷,因为冷冽的寒风把你带走了。那时的我,还在和同学欢欣鼓舞地逛街,浑然不知厄运的魔掌已经向你伸来。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外公的病危了,已经到了食不下咽,呼吸困难的地步。我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心像是被猛石砸了一下,突然开始害怕起来,怕外公脆弱的生命逃不过死神的魔爪。母亲带着疲惫的声音说:“你叫一下外公吧!”我叫了你一声后,心里想说的话哽在咽喉里,最后变成了哭声。电话那端的你急坏了,大口揣着气说:“幺儿(长辈对晚辈的昵称),你别担心,我没事。你在学校要好好读书,放假了就回来看我。”我捂着嘴巴,不让哭声传进你的耳朵里,等母亲拿过电话时,我毫无顾忌地放声哭了,母亲也抽泣着。我的期末考试还有两天才结束,母亲说你能坚持两天的,便要我考完试再回家。我带着担忧的心情完成了考试,匆匆收拾行李赶回家,希望还能见你最后一面。从来没有感觉回家的路那么遥远,尽管车子在高速路上飞奔。那天晚上,天黑才到县城,我只得在朋友家住下。

第二天凌晨六点,母亲来电说你走了,母亲说完这话,我不敢言语一句,我怕我任何一句单薄的语言都会戳痛她流血的心。我不知道她心里是怎样的一种痛,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将来有一天,母亲离我而去,我不敢想象自己该以怎样的方式去接受这种生死离别。或许是我没有亲眼目睹外公的离去,这种悲伤因距离而减轻了。窗外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我别了同学,去车站等了许久,才等到回家的车。

等我到你家时,你被停放在大舅家的平房里,木板上的你一动不动,我拿开盖在你脸上的火纸(家乡的习俗,[]人死之后,要用火纸把脸盖上),你的面容安详,像是不曾受过病痛的折磨。我拉着你的手,那一丝刺骨的冰凉告诉我,你真的离开了,去了一个再也回不来的地方。我双腿一软,膝盖重重地落在地上,我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回去看你,在你这一生最后的宴会上,我成了永远的缺席者。我的举动超出了母亲的想象,她把我从你身边拉开,然后喊着泪告诉我说,“你外公被病魔折磨的样子,我们看着都心疼,可生病不像肩上的担子,别人可以帮他分担。如今他走了,算是一种解脱吧!”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生离死别这种事,谁又能在片刻间就能放下悲痛呢!

外公,您真的走了吗?在这一世,我们做亲人的缘分就此结束了吗?以后的日子,我去你家时,再也看不到你笑着站在门口迎接我的样子,再也听不到你用温和的声音亲切地叫着我名字,再也吃不到你做的可口的饭菜……

外公,您知道吗?你还停放在家里的那几天,外婆不吃不喝,还在你堂前哭晕过好几次,人瘦了一大圈。在你下葬之后,外婆天天去你坟前坐着,和你唠叨那些陈年旧事,一坐就是一天。五十多年的相濡以沫,你们早已成为彼此的亲人,外婆一时难以接受你的离去,是人之常情。外嫁的小姨十几年了,你和外婆没有去过她的家,你在世时常念叨小姨,担心她在外面过的不好。小姨家是三个女儿,你怕她婆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怕他们对小姨不好。在你临终之时,最放不下的,还是小姨。小姨为了弥补敬自己的孝心,要把外婆接去她家。

外婆听到小姨的话,高兴得像个孩子。她说虽然你不在了,但在她有生之年,她还能去完成你们共同的愿望,还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经过母亲五兄妹的商量,决定春节过后,由我送外婆去小姨家,然后再去上学。外婆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上车就开始晕车,在车上的两天两夜她滴水未沾。外婆年纪大了,我真怕她折腾个好歹来。一路上,我让外婆靠着我的肩膀,靠得她不舒服了,就把自己的位子让给她,让她躺着。想尽办法,最后把她安然无恙地送达目的地,我那颗悬着的心也落下了。

在农村里生活了一辈子,外婆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她不能适应城市里的生活。我们读理解外婆,她每天都与黄土地为伴,每天心里装的是柴米油盐和四季的农活,突然要她融入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确实为难她了。繁华热闹的城市,给不了一个老人家一份安宁,才过一个月的时间,外婆就要求回家,但为了成全小姨的孝心,又不得不继续住下去。在春节的时候,她随着外打工的表弟回家了。时间是解救痛苦的良药,经过一年时间的冲刷,外婆对你的故去释怀了。

人老了,越来越喜欢走亲访友,外婆时常去几个女儿家走走,每一家对她都很好,可能是你的逝去,让我们更加懂得孝敬外婆,更加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国庆放假的时候,我刚到家就接到舅妈来电说,舅舅病了。我和母亲顾不上吃饭,急匆匆那个赶去舅舅家,因为路途遥远,我和母亲到的时候,舅舅已被送往县城医院。外婆一个人在家,她不知道用手机,只能焦急地等着,我给舅妈打了电话,知道舅舅病情稳定,她才松了一口气。外婆得知从学校回来,还没吃饭,她便急急忙忙地开始做饭。外婆真的老了,她做好了菜,去盛饭的时候才发现电饭锅还没插线。她尴尬地说“人一老,总是忘东往西的。”我笑着说:“外婆,没事,我先尝尝您做的菜,看看是不是和以前一样好吃。”我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着桌上的菜,土豆丝没放盐,扁豆盐放多了,可我还是一股劲地说好吃。外婆宠溺的看着我笑,说好吃就多吃点,吃完了再做。她不停地忙着,瘦骨嶙峋的影子,在暗淡的灯光显得越发的小,看得久了,就会朦胧了视线。我转过头看了看身旁的母亲,母亲那稀疏的头发里的银丝,格外刺眼。我就想被时光打了一棒,心变得慌乱,我怕一不小心,外婆无声无息就被带走,怕母亲突然老去,怕我来不及为她们做点什么……

外公,你知道吗?就在舅舅生病的前几天,她和母亲还吵了一架,当时的他们还扬言说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在危难时刻,母亲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买牲畜的钱,借给舅舅去治病。“亲兄弟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亲人始终是亲人,这种血脉亲情是割不断的。

外公,我想和您说,您放心吧!我们会好好对外婆的,您的几个孩子也会相亲相爱,虽然他们之间偶尔会有些磕磕碰碰。

在这深秋的夜里,我执笔落一纸惦念,遥寄给天堂的你,愿在天堂的你安好,愿我们下辈子还能继续做亲人。

书信的散文 篇二

“你还写信吗?”这个久违的话题,让我亲近又陌生,像见了多年离别的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却一时又想不起他的名字。是啊!好长时间没有给人写信了,连客套话也不会说了。

今年阳春三月,女儿考研报考的学校复试分数线,远远高于国家公布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无奈进入调剂阶段。因女儿报考专业的限制,选择心仪的调剂院校难上加难。何况女儿今年考研又是“二战”,内心焦虑程度可想而知。一连几天,我和妻子对女儿说了不少宽心的话,她仍是闷闷不乐,愁眉不展。为缓解她的压力,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到兖州二姐家串门,路途有三十多公里。我提议,我骑自行车去,妻子和女儿开车去,比赛一下谁先到达。我先走了一步,比她们提前半小时从家里出发。结果,我比她们早两分钟到达二姐楼下。女儿从车上下来,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自豪地对她们说:“虽然我们出行的方式不一样,但我们的目标都实现了,可是我比你们多了一份收获啊!”我的收获就是后来发表在《文化周末》上的那篇《找个机会骑自行车赶路》的散文。

我把一路的风景和感想记录下来:“人生的路也是如此。有的人,捷足先登,已搭上生活条件优越的快车;有的人,犹豫徘徊,还在等待改变命运机遇的便车;有的人,靠自食其力,疾步奋进;有的人,独撑天地,偏安一方。然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致的,只是追求的方式和实现的途径不一样而已。但只要方向正确,信念坚定,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不管速度快慢、时间早晚,美好生活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我回首看了一眼还在等待公交车的人们,路在前方,路还很远,让他们等吧,我还要前行。因为骑自行车出行是我自己的选择,唯有奋力,才能向前……”我写完后,送给正在看书的女儿,她作为第一读者认真地读起来。她也许读懂了我的用心,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眼睛里有了自信的光芒。她重新振作,调整心态,调剂选报了一所东北的大学。她4月份单刀赴会复试成功,6月份收到入学通知书,9月初成为一名在校研究生。

我想,那篇散文也许起到了书信的作用。女儿看后,我说要向《文化周末》投稿。未料想,竟然当月给刊登出来了。我把那天的报纸送给女儿,她看到那篇散文会心地笑了,对我说,“这是给我的一封公开信啊!”

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多以电话、短信、微博和微信沟通,静下心来写信的时空压缩成了一条手机微信,“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渐渐进入记忆。但在人生紧要处,人们相互牵挂的至爱亲情永远不会变,将随着不同的“书信”方式传递下去。

封信书信作文 篇三

敬爱的张老师:

您好!

大家都说老师像一支蜡烛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茁壮成长,长大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我觉得您更象一名伟大的园丁,培育着祖国遍地怒放的鲜花。

您也是一座大桥,为我们连接历史的长河,未来的蓝图。

您或许是一把梯子,批引我们去采摘知识之果,希望之花,理想之叶。

老师,您还培养了我们许多良好的学习惯。

平常,一课您经常分成3个课时来上,第一课时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层次;第二课时让我们深入理解一句一段;第三课时让我们完成课后习题。有了这三个课时,我们不仅把课文理解透彻,还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

作文课上,您更是认真指导我们,经常把枯燥平淡的一节课变成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一堂课,正是如此,我们每个同学的写作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老师,您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回报大自然,我要以我学习上的进步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

您的学生:王启朝

20**·2·14

书信的散文 篇四

十几年前我很喜欢写信。上学时候最快乐的一件事莫过于收到信笺。记忆中,至今没有一封信笺让我不快。信笺带来的快乐足以让我的学生生涯中所有的压抑和忐忑都抛到九霄云外,而且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暖流还会时时涌上心头。

所以求学时候跑的最勤的地方就是传达室或者我们班的信箱处。如果看到同伴拿着厚厚的一沓信喜出望外往回走而没有我的只言片语,心中的失落便会久久盘旋不去,有无可名状的凄凉,仿佛自己是一个弃儿。

西方人认为信笺是最温柔的艺术。确是!翻看那些名家信札,仿佛和作者对面交流,不,其实还要亲密。我们能从文字中感受对方的温度和情意。其实信和日记很相似。信笺最能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平时难以启齿的话题,不能开口的为难在字里行间找到落脚的地点,情深深,意切切的文字可以消释一切前嫌。

嘴巴上的笨拙让我不能完整,详实地抒怀,我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上学时候,我把所有的浪漫都装进薄薄的信封中。那窄窄的空间装下花儿的妩媚,蝉儿的焦躁,池水的清凉和阳光的温暖。含泪的微笑让素净的信纸有了可感的厚度,直至多年以后,我仿佛依然能够触摸到写信人那颗跳动着的温热的心和凝眸的眼角。

晚自习课上,我们或练习书法,揣摩心得“颜真卿的楷书雄秀端庄,具筋骨,敛锋芒……”或看名著“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偷偷写家书“亲爱的爸爸妈妈……”,大部分同学则乘静谧的夜晚,给远方的好友絮叨着生活中的点滴。几年的求学生活,我的小抽屉中装了满满的信笺。十几岁花一样的年龄,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搅和成惊天动地的波澜,写出的信笺也伤感,幽怨,凄清,婉转。真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无聊而孤独的日子里,那些信笺就是我最好的陪伴。可惜的是,后来“重色轻友”,所有的信全被我毁了,至今想来仍让我痛心不已。

长大了看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信札,那些温柔的文字足以抵挡所有的严寒,在心中沉淀再沉淀,酿制成满湖清茗,清香逸远,袅袅愁思翩翩。崇拜徐志摩的情愫由此洪泻而下,顶礼膜拜的胸膛除了唏嘘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再也装不下现实的愁肠。那些热烈的真情告白文字曾让年少的心狂跳,遐想,一举手一投足都满含诗意,情意绵绵了。对照着徐志摩的诗文,看徐志摩《爱眉小札》,觉得他既天真又痴情,隐隐绰绰的爱恋在信札中表现得很无奈,很痛苦。直到最后知道徐志摩真的成了“飞扬的雪花”,回想他的书信,才更能理解他的理想,他的笃定。回头再看《爱眉小札》方能明白“我的胸膛并不大,决计装不下整个或是甚至部分的宇宙;我的心河也不够深,常常有露底的忧愁”是何等的深刻。

当然,徐志摩本来就是一个痴情的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爱的勇士。他的人生观,他对待爱情的执着让徐志摩的书信比起别人更多了天真与浪漫。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傅雷家书》。全书充满着一个父亲的期望。傅雷教育子女的苦心,可谓是呕心沥血。傅雷在写给傅聪的信中说,借写信练习傅聪的文笔和和明晰傅聪的思想。也是,思想是需要不停地梳理的。如果表达不妥,非但自己觉得混乱,别人也不知所以然。所以,父子之间的沟通,在那个时候,书信是唯一最好的交流方式。而且,定期梳理自己的思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也是一件颇有意义之事。我写信大多一部分也是受到《傅雷家书》的影响。傅雷不仅在教育傅聪如何做人,如何写文,连我也跟着学会了不少。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我学着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随性妄为。我一直牢记傅雷的话: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感情太强烈了,也会灼伤自己。我未免会这样加上末了一句。

十几年前读《傅雷家书》并不能深切体会到傅雷的殷殷教子之心,体会不到拳拳爱心。有心将《傅雷家书》回头再看,也有待另寻时间了。

最动人心魄的书信要算是庐隐给李唯建的情书了。《云鸥情书选》中,我看到一只鸟儿飞翔,一朵花儿绽放,一颗星星闪烁,一阵风儿拂过。

从前我一直以为书信传达的是窃窃私语的小儿女情态,是家长里短的琐碎。看过《傅雷家书》,《爱眉小札》,看过《云鸥情书选》才知,其实书信可以包容更为宽广的内容。世界观,人生观都可以在喁喁私语中表现。所有大小事情,民族的,国家的,个人的无不可以在书信中详尽叙述。家人,朋友之间的聚散匆匆,全都凝聚在一袋袋的邮件之中了。如今,清丽可诵的文字已一去不复还,取而代之的是简短的问候,快餐式的复制。那些长久萦绕心头,久久不去的纯真情愫随风飘远。古老的书信只能存封在箱底,任由岁月摩挲而慢慢变黄,憔悴,一如人的感情……

封信书信作文 篇五

山区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是中山市的一名小学生,我叫邵紫茵。我从电视、电脑中看见你们的生活状况,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对你们说:“虽然你们现在的生活很艰苦,但是你们没有必要感到自卑,因为只要坚强的度过每个难关,终有一天,你们一定会得到幸福的。”你们在山里的生活深深的震撼了我,为了攒足学费,你们要上山砍柴,还要采药捉蝎子,你们上学的时候,要翻过几个山头才能到达自己上学的地方,而且。你们没有足够的书本,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这些都是我们城里孩子不曾尝试过的,我们这些城里孩子根本不知道饥饿是什么,只知道,有什么要求,只要跟父母说就可以了。

山区的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开展一次“手拉手”活动吧。把你们的亲生经历说给我们听,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幸福的来之不易,更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我们也可以让你们了解到大山外面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飞驰的汽车、还有高科技电脑。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都能从中体会到助人的快乐,激发我们系中热爱伙伴。热爱集体的情感,在我们心里埋下高尚情感的种子。我热切期望着你们的回信。此致祝你们快快乐乐,更快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你们的朋友:

书信的散文 篇六

书信,人类情感交流的载体,在几千年的文化演义中,总是给人以温暖的眷恋和感动。从汉字出现之前的远古到口信传播,人类情感的交流止于近距离的肢体语言和口语。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信息的传送与情感的交流空前活跃。简牍、尺素、手讯……书信一路走来,带着青竹的冷峻和绢绸的柔润,带着油墨的清香和先人的情怀,在人类情感的时空辗转流连,相映成趣。于是,飞鸽从烽火狼烟中翩然而至,鸿雁从碧宇苍穹破空而来,骏马从驿站边关上奔驰往返,透着几分神秘,几多庄重,几许牵挂,几丝哀愁。

“家书抵万金”。在铁马金戈的边陲,家书是戍边将士心中永不湮灭的灯盏。父母的叮嘱,妻儿的思念,让身处险境的灵魂有了情的抚慰和爱的回应。

“苍雁锦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但寄相思”。情书是爱情的信物,它闪耀着青春男女对爱情的顾盼与憧憬,因而成为书信世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情书中的恋人,在淡淡的月光下呢喃,在稀疏的花影里相拥,在天涯海角间盟誓着爱情的坚贞与忠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需要交流。天各一方的朋友,在往来的书信中,话新叙旧,传递着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欣赏、敬重、感激和惺惺相惜。即便不能促膝长谈抑或对酒当歌,时空的阻隔已难以肢解友谊的稳固。友情像陈酒佳酿,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温馨、醉人的醇香。

在古文人眼中,书信是思想、文学、政治、友情交流互动的平台。“或因事物之纷缠,或因精力之就衰,或因性情之疏懒,以致总角知交,全无音书。兴言及此,不觉怆然”,可见书信以怎样的魔力植入古人的骨髓,又是以怎样的魅力激荡着他们的精神?

还记得初恋时光的朦胧与青涩。情窦初开的我,怀着怎样的忐忑和羞怯寄出了第一封情书。尔后五天的等待犹如漫长的世纪宣判。当她应允的音书传来,巨大的幸福包围了我。从此,就有了恋信盼信的感觉。空闲时候,我会拿出她寄来的信件,一一展读。信笺里淡淡的幽香和浓浓的爱意,足以让我打发一个上午的时光。后来在懵懂中劳燕分飞,我如约烧毁了她写给我所有的情书。当时在决绝的心态下,我写出了“焚信是一个美丽的过程”的诗句,可现却懊悔不已。

当问候在电话末端结束,当祝福在网络世界漫游,当思念在手机短信里停留,书信渐渐淡出了人们情感交流的舞台。

羡慕至今还拥有并珍藏书信的朋友!

突然间就有了怀念书信的感觉。怀念沉浸在灯辉里写信的坦然,怀念寄信后的期盼,怀念来信时的喜悦,怀念读信时的温情……

书信成为我的一种文化情结,一种精神归依,一种怀旧情愫。

书信的散文 篇七

今天早晨,我一起床就打开电脑,准备写点东西,却看到前段时间写给小妹的一封还没有发出去的信,又勾起了我对书信的记忆。也想起了小妹,和小妹喜欢的一些歌曲。我一边放歌曲《橄榄树》和《青春舞曲》,一边将书信的记忆写下来。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为工作的调动,我与小妹异地而处,那时候,我们就开始了书信的交流,几乎一周一封信,或者更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一切又都无所顾忌,想说便说,所以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整天起来就是写信、盼信、收信、读信、回信,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偶尔外出,也记挂着小妹的信,不知来了没有。每次到了假期,学校放假以后,收发室的人也就不来了,开学了,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收发室收信,这时候已经是攒了两三封信了,拿到信不顾及旁人的存在,拆开就读,一封一封的读,那种激动和喜悦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有一次,一个多月没有收到小妹的信件,一开始心里怅然若失,魂不守舍,百思不得其解,再后来就有些紧张着急了,总是胡思乱想,害怕小妹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不知道小妹怎么样了,一切都还好吗。我正想着要去看看小妹,结果就在一个周末,我们学校要求带学生义务植树,我是班主任,早早的来到学校,收发员递给我一封厚厚的超重信件,正是小妹寄来的!是我近日昼夜渴盼的信啊,我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赶紧拆开来一遍又一遍地读,甚至忘了集合学生了。那天在山上植树,风很大,很快大家就累了,老师们要求休息一会儿,中途休息的时候,我又拿出信件反复的读,在别人已经又开始劳动的时候,我尽然忘了。事后校长狠批了我一顿。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失笑,甚至有些丢人,在全校师生的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竟然独自沉静在小妹的书信中,不管不顾,忘了别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植树任务。

其实,小妹的那封信也没说什么,就是告诉我说自己突然接到下乡通知,当时就走了,一连去了黄河畔上的几个公社,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乡下不好寄信,回来后看到我的几封信,知道我着急了,才觉得自己太粗心了,没有想办法在乡下给我寄封信。便赶紧写信告罪。另外,还一并寄来了小妹在石盘公社的一个黄河边上的村庄里,独自在夕阳西下时坐在黄河岸边,想像我当年在那里生活的情景,以及对我的思念的一篇文章。还有小妹下乡时身边带着我抄写的一本子冰心翻译的《泰戈尔诗选》,阅读的时候灵感闪现,随即写下的一些“心灵碎片”……,读着小妹的信、文章、短诗,我完全沉浸在愉快和甜美当中了,小妹的文笔简直太美了,内容又韵味十足,饱含感情,我完全忘了天地世界的存在,也忘了自己的存在。

小妹的笔迹很有个性,仿佛是一堆随意丢在一起的干柴棍子,总是无端的向四周辐射,张力十足,骨力十足,刚性十足,而缺乏柔性,韧性,筋力。因此,小妹的来信别人一看就认出笔迹了,知道我的信件都是来自同一个人。因为小妹的信来得太频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猜疑,好事者还以为我恋爱了,因此,很多次小妹的来信就被别人偷得拆看了,使我收信的喜悦大打折扣,甚至对那些偷看信件的人感到无比憎恨。但当我想到有很大一部分国人最喜欢偷窥别人的隐私和议论别人的隐私,这种嗜好不仅早已经养成癖了,也都养成精了,这种劣根性,是由来已久,难以根除,谁也没办法扭转的,我又能怎么样呢?鲁迅那样大张旗鼓地呼吁国人早日从麻木的丑恶的人性中觉醒,呐喊国人要丢掉本质中的劣根性,都没有结果,我又能奈之若何呢!只能忍了。愤愤地忍了!还好,因为那些偷看信件的人的猜想心理和掠奇心理都没能从那些信件中得到满足,也就对我的信件不再感兴趣了。其实,那时候我们疯狂的写信,没有任何缘由,就是喜欢那种交流方式,喜欢写信,喜欢享受那种写信、读信时的幸福快乐的心里体验和书写时内心微妙的感受,以及等信盼信时的心理过程,喜欢把自己内心的一切寄给对方,彼此共享。更重要的是把那些信件当作一种精神营养供应站,从中吸取养分,涵养自己的心灵,给生命的带来生机,给生活带来动力,给精神带来春光,鼓起我们追求美好人生的风帆。

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当时那么喜爱写信呢!那里来的那么大的劲头!那时候,我们真的太年轻了!刚刚二十岁出头,从学校门里走出来,觉得一切都那么新鲜,初生的牛犊不怕虎,既没有生活经验,又没有积累多少知识,却肆无忌惮的在信里大谈特谈什么文学、音乐、书法,谈友情,叙相思,讲故事,写秘密,诉心思,说生活、婚姻、爱情……简直无所不谈,无所不写,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彼此温暖,彼此鼓励,好不快乐,好似生命美好的意义尽在其中了。就这样,我们整整通了十几年的书信,到了九十年代,小妹结婚以后就中断了。后来,我们又都调整了新的工作单位,孩子也要开始上学了,忙乱的生活填满了我们的空间,也挤走了我们通信的快乐和幸福。

跨世纪以后,我们都有了电子信箱,偶尔发封电子邮件,但在读信件的时候总是感觉到缺少点什么,也许是缺乏握在手里的那种可触摸的温馨,也许是看不到本人笔迹所含的亲和力,和饱含情感的瞬间书写,总之读电子邮件没有温度,没有灵性,……给人的感觉,尤其是给我们这代人的感觉总是有种难言的怅然若失、陌生和疏离的感觉……所以,也就写的更少了。唉——

行文至此,我这才注意到自己放的音乐,听到“流浪远方,流浪……”和“美丽小鸟一去无踪影,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心里涌起别样的滋味……

推荐访问:书信 散文 书信散文7篇 书信的散文 书信文章